#优质作者榜#
此文的史料来源是南明史料《瞿式耜集》中“省会无虞再赴行在疏”以及“破敌大获奇功”一疏。
先说第一次桂林之战。永历元年的三月初二日,焦琏部援兵冒着大雨到达了桂林,这士兵们的盔甲都湿透了,总计兵力是2000人。这援兵来了,留守瞿式耜就该干活了,准备军粮饷银,准备火器,准备犒赏。结果就在三月十一日,当兵的准备排队分军粮的时候,清军突然从文昌门冲进城中,此时瞿式耜的暂时住所就靠近文昌门,他出门抬头一看,清军已经登上城了,并且朝着下面射箭,是箭如雨下,瞿式耜本人几乎被射中,幸亏焦琏靠谱,拎着弓箭,连盔甲都没穿,就冲出来,对着城上的清军连发三箭,当场射杀两人。
欧元/美元已从低点反弹,但仍处于从9月高点的全面下跌趋势之中。
在之后,焦琏独自一人和清军对射胳膊上被射中一箭,岿然不动。此时分散在全城各地的明军纷纷聚集过来,大家一起上马呐喊冲锋,当场杀死七八十人,又杀伤数百人,清军十分狼狈地逃出城去。有一明军杀死一名清军,缴获了一匹骡子,这个骡子所驮的袋子里面有“剃发安民”的告示,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文件,其中还有“抚军标下管坐营事参将”王天爵的降书,此人原先守阳朔,后来逃回桂林,初三初四日的时候,王天爵劝瞿式耜速速离开桂林,到初五日又劝说瞿式耜投降,气得瞿式耜差点把他当场就砍了,到这个时候终于被抓到了通敌的证据。
在“破敌大获奇功”一疏开头瞿式耜就写了第一次桂林之战后,桂林城内的窘境。所谓“五月十四日兵变之后,楚镇、焦镇罔然一行”这里的所谓“焦镇”自然指的是焦琏部,楚镇则指的是刘承胤派来的援军,王夫之《永历实录》记载说“承胤趋兵至桂林,至则凌轹焦琏,与相攻,大噪索饷而去”这就很困难了,屑人刘承胤的烂部队暂且不论,焦琏可是第一次桂林之战的功臣,手下就2000人,结果还赌气跑了,瞿式耜这个桂林留守的日子就变得十分困难了,他在疏中写道“今大兵一去,彼中奸细布满城乡,趁虚而入,此其时矣”
焦琏赌气跑了,有人没跑,谁没跑呢?广西副总兵白贵,这个人是焦琏的下属。广西副总兵,或者说叫副将,看着挺大的官,但实际上手下只有250人,而且三个月没有领到粮饷了,瞿式耜于是多方筹措搞了400两白银,算是把军饷给解决了,同时还用剩下的钱招募了300多名新兵,白贵手下现在有550人,瞿式耜让他去守文昌门。除了白贵的550人,城中还有瞿式耜标镇马允昌,马之骥,这爷俩领了多少人,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会超过1000
到二十一日,焦琏终于带着自己的人跑回来了,可跑回来是跑回来了,但焦琏部的情况此时是“然兵与将犹多未济”一方面是第一次桂林之战的损耗,另一方面是和刘承胤部的自相残杀,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军饷粮食,导致焦琏部伤亡逃跑的人不少。也就是说他虽然回到桂林城中继续防守,但是城中明军的人数恐怕还不到3000人,而在这3000人中,最能打的是焦琏亲自指挥的的300名骑兵。字面意义上的屋漏偏逢连夜雨,焦琏返回桂林之后,这老天还不作美,连日大雨,城墙塌了好几处。
仅仅四天之后,清军就来了,来的不只有清军还有各种“土贼”瞿式耜称来犯之贼有数万人,这当然是夸大之词。清军于二十五日辰时来攻,明军城外无人驻守,官兵要么在城墙上,要么在城门处,瞿式耜于是调来司礼太监庞天寿主持铸造的西洋大炮,对着冲上来的清军猛轰,一发炮弹就击杀四五人,清军胆怯,暂时退却,焦琏、瞿式耜、白贵、白玉等人于是准备出城迎战。
二十六日凌晨,焦琏、白贵带着自己的手下饿着肚子出战,一个上午就击溃了清军,明军四处搜查清军逃兵,抓到之后就枭首示众。二十七日,清军分兵从小道而来,结果在栗木岭遭到马之骥阻击,马之骥异常勇猛,挥舞着长矛连续击杀三人,清军于是又被击退,马部明军隔江放炮,清军溃逃二十余里。
鲁可藻的岭表纪年也记述了此战“二十五日乙亥,虏镇抚耿献忠,屠将鳌领众数万直薄桂城,守战两昼夜,大败之”鲁可藻的记载中除了瞿式耜亲自督战,焦琏、白贵出城迎击清军之外,还有马之骥带领部众偷偷出城,绕袭清军后方,马、焦二人率领明军前后夹击,大破清军。当然了,瞿式耜不可能让前头卖命的人一直空着肚子,城外在厮杀,瞿式耜下令在城内做饭,等到饭熟了,清军也被击溃了。
前来进攻桂林的清军是哪一部分的人呢?鲁可藻记载是清朝广西巡抚耿献忠、总兵屠将鳌带领的人马,说是有数万之众,那肯定是扯淡。按照《清史稿》记录的清军广西绿营兵的编制“广西设巡抚,标兵二营,将领八,兵凡千五百。广西提督标兵分五营,将领八,兵凡四千有奇。设左右翼总兵官,并桂林暨南宁城守营,九年,增设浔梧、柳庆、思南三协副将以下将领,兵各千二百;郁林、新太、河池三营参将以下将领,兵各六百;永宁、昭平二营参将以下将领,兵各四百;上思、三里二营守备以下将领,兵各二百;贺县营守备,兵百人”虽然说该编制成型的时间是晚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桂林之战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这个屠将鳌的资料我没查到。耿献忠是广西巡抚,所以有标营两个,总兵力不过1500人,所以很明显耿献忠的兵力很明显是不那么足的。当然了,除了巡抚本部标营之外肯定还有李成栋派出的少量部队,但肯定不会太多。
李成栋本部人马咱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就是3600名高杰部的老兵,在江南作战的时候,金山卫一战、江阴之战、围歼黄蜚吴志葵部、攻破松江,虽然说李成栋都取得了胜利但是他所付出的伤亡肯定不小,所以有一些非原装的将领就到了他的麾下,比如马宝、郝尚久、阎可义等人。而到了进攻广东的前夕,清廷又把一部分在福建投降的郑芝龙旧部给了他。但即使是如此,李成栋部的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一万名,更何况此时“岭南三忠”在广东的起义是如火如荼,李成栋更不可能把主力放在广西对付看似风雨飘摇的永历朝廷。所以第二次进攻广西桂林清军总兵力恐怕也不会比明军守军多。
瞿式耜的疏文最终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百姓所见清军溃败之后,深恨塘报不实“谓省下无兵故来,今却有许多兵”于是连着杀了四个探子。同时,第二次战斗胜利之后,明军缴获了大量的非军用品,而是衙门办公所用之物,可见清军是准备来直接接管桂林城的。
所以从这里来看,1647年的局势对南明王朝仍然是不利的,瞿式耜在第一次桂林大捷报捷文书中写道“虏自广而肇,自梧而平,曾有一矢加遗者乎?曾有见虏一面而退者乎?曾有阵斩其酋长几级,阵获其骡马几匹,衣甲弓刀几件者乎?彼其积威所劫,到处风靡,每到一处,不过数十骑为先锋,而以数百马步随之,梧、肇、浔、平皆用此法”清军此来攻打桂林,实际上是准备来接受投降的,要不然是不会带那么多衙门办公的用具,除此之外城内还有不少清军探子,以及叛国投敌的中级将领,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参将王天爵。我们只能说,两次桂林大捷的背后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残明朝廷的垂死挣扎。
南明朝廷到此时仍然处于瓦解的边缘,两次桂林之战杀伤敌人不多,估计至多也就1000人,所以只能说是暂时解除了桂林地区瓦解的可能,人心依旧上下浮动,明朝依旧有彻底覆亡的可能。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两次桂林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焦琏的结局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年多之后清定南王孔有德发兵进攻广西,明将陈邦傳投降,谋杀了焦琏,把他的头当成见面礼送给了清军“十一月,孔有德陷桂林,马蛟麟自恭城攻平乐,陷。琏乃东南走,渡昭江线上配资哪家口碑好,屯平、浔间。陈邦傅自肇庆旋兵,将降,伪遣使约琏合兵保浔、南,密发兵夜袭其营,琏败,遇害,邦傅以其首降于清”。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