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番禺区的心脏地带,繁华闹市旁,由番禺区民政局、广州市慈善会、番禺区慈善会、市桥街道办事处联合打造的番禺区首个综合慈善文化公园——禺善园正式向公众敞开怀抱。
千年慈善传承
禺善园应运而生
回溯历史长河,番禺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无数善行义举。
番禺区慈善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番禺有两千多年历史,人文郁盛,慈善之风盛行。捐资造桥修路、兴学赠医、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等善行美举在旧县志和有关史料中屡见不鲜,番禺慈善传统内涵丰富,宗族慈善、禺商慈善、侨乡慈善,再到现在人人慈善,无不展现番禺人的传统美德。
为了提升全民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并推动城市发展,禺善园应运而生。禺善园位于番禺区光明北路以东、桥兴大道以北的石桥公园之中,周围涵盖学校、商业区、地铁公交等多元场景。
园区设计巧妙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慈善元素,既保留了原有公园的生态之美,又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公园分为两期打造,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期。首期工程以榕树亭为中心轴,向两侧辐射,打造出一条充满寓意的“久善路”,引领市民群众步入慈善的世界。
慈善之路
步步向善
踏入禺善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条由99个不同字体“善”字铺就的“久善路”。
“善”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代表着吉祥、美好、和善、亲善等积极美好的意义,更是“慈善”的“善”。
下班乘坐地铁回到市桥站的李小姐发现了这个新的“打卡”点。她边用手机拍摄“久善路”上的“善”字,边分享到朋友圈:“每个‘善’字都是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
沿着“久善路”前行不久便可来到慈善文化墙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番禺慈善事业也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番禺慈善也由宗祠慈善、禺商慈善、华侨慈善向现代化、专业化的“大慈善”格局转型。
慈善文化墙以岭南风格的古建筑为载体,以珠江水系为线索贯穿全景,生动展示了番禺慈善事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
墙面上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从宋代至今番禺慈善事业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让市民群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慈善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禺善园的显著位置,矗立着一座充满创意的善园地标。这座地标是以“致富思源、义利兼顾”为设计理念,地标形态宛如一滴水,从来处来,向去处去。
互动体验陆续上线
慈善触手可及
一直以来,番禺区慈善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结合番禺区建设“慈善之区 幸福番禺”工作,开拓创新、精准策划“慈善+”品牌项目。
在禺善园内,六个慈善项目以六个正方体为载体,生动展示番禺区慈善会核心典型项目,让人们在游览公园的同时,了解并关注到正在开展的慈善项目,激发市民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在禺善园的一角还矗立着一块引人注目的禺善榜。这份榜单上不仅镌刻着对番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慈善家的名字和事迹,更承载着番禺人民对慈善事业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敬仰。
“以前总觉得慈善是大事,离我们远着呢。现在好了,散步的时候就能了解到那么多慈善故事,感觉慈善就在身边,真的很亲切。”市民张阿姨带着孙子兴奋地说。
随着禺善园二期工程的推进,更多互动体验项目将陆续上线。禺善园计划设立慈善志愿服务驿站,与周边的商业中心、学校、地铁等联动,举办各类慈善活动,如慈善运动会、慈善义卖、慈善志愿者服务、慈善亲子活动等,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慈善的力量,积极参与慈善行动。
驻足于善园内,人们能深刻感受到慈善文化的厚重与深远;凝视每一处细节,都能体会到先辈善行的力量与影响。它不仅是一座慈善文化公园,更是慈善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起点。
采写:南方+记者 钟晓宇
摄影:南方+记者 吴伟洪
通讯员:番慈
点评:从目前的消息看股票配资实盘怎么样,纳米比亚石油储备丰富。对于欧佩克而言,是不希望纳米比亚无约束生产的。